
今年港澳台联考新考纲语文作文首次明确提出:材料作文,字数不少于700字,自拟标题,不得套作抄袭。题目给出“专业书籍与非专业书籍”的对照,引导考生思考知识深度与广度的关系。那么如何立意?如何写出逻辑清晰、亮点突出的高分作文?


一、审题抓关键:
对照关系是核心




材料关键词:
“专业—非专业”“深度—广度”“直线精进—横向拓展”。
专业书籍 → 提升学科深度,培养专长。
非专业书籍 → 拓展视野广度,增强综合素养。
立意核心:不是泛泛而谈“读书有益”,而是如何平衡深与广,从而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价值。
常见误区:
只夸一方面(只讲专业或只讲通识);
空话套话,忽略材料中的对比关系。

二、立意方向:
从个人到社会层层递进



① 个人成长:专业阅读筑“根”,非专业阅读展“翼”,根深才能稳,翼展才能远。
② 学习方法:由“单线型”向“T型/π型”能力转变,即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。
③ 社会需求:当今社会呼唤复合型人才,既懂本专业,又能跨界沟通。
④ 时代语境:在 AI+产业融合 背景下,深度决定竞争力,广度决定适应力。
高分立意总结:深度为根,广度为翼,两者兼备才是未来方向。

三、结构推荐:
三段式 or 五段式都能拿分



三段式(简洁高效)
开头:点题+提出矛盾。
中段:两三个分论点逐层展开。
结尾:升华立意,回应材料。
五段式(层次更明晰)
1. 开篇点题,亮明观点。
2. 专业阅读之“深”。
3. 非专业阅读之“广”。
4. 深广兼顾的方法与路径。
5. 收束升华,回到个人与社会。

四、论证方法:拿来就能用



定义法:先下定义再分析。
对照法:成对论述深与广。
举例法:用典型人物/案例+分析+回扣。
类比法:如“深是根系,广是树冠”。
反证法:指出偏科的弊端——只深不广→视野狭窄,只广不深→空洞浮泛。

五、论据素材:经典+现实更有力



经典论据
朱熹:“博学之,审问之”——既博且精。
培根《谈读书》——读书功能多元。
现实论据
AI+医疗/教育/金融,交叉型人才需求迫切。
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岗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。
反面论据
只深不广:易陷“专业内卷”。
只广不深:知识松散,难以落地。

六、常见误区:考场一定要避免



泛泛写“读书好处”,没有回应深广对照。
标题空泛,如《读书的重要性》。
论据大而空,缺少具体分析。
段落松散,缺乏逻辑递进。
结尾喊口号,没有呼应材料。

七、开头与结尾“万能模板”



开头示例
“读书如航行:专业知识的阅读让我们潜入深海,打捞智慧的珍珠;非专业知识的阅读让我们远眺地平线,辨识更广阔的航线。深与广兼修,方能走得更远。”
结尾示例
“专业知识让我们站得更稳,非专业知识让我们看得更远。只有把深度和广度结合起来,我们才能走得稳,也走得远,这才是未来真正需要的人才之路。”

八、考场执行策略



1分钟审题 → 3分钟列提纲 → 25分钟写作 → 3分钟检查。
字数700–900,分段清晰,论据至少两个(经典+现实)。
结构完整,首尾呼应,标题醒目。
以上就是今天关于港澳台联考的全部内容啦,想要了解更多联考相关问题欢迎致电我们:
招生办:020-31218734
凯悦钟老师:18922460318(微信同号)
凯悦关老师:18926284905(微信同号)

扫码添加老师咨询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