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、“两热”名为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。
2、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都是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(俗称花斑蚊)叮咬传播。傍晚、清晨蚊虫活跃。如需户外活动(散步、锻炼),请使用含避蚊胺的有效驱蚊剂或穿浅色长袖衣裤,做好个人防护。

广州华青教育积极落实上级工作指示,成立领导、实施机构:
第一责任人:伍均雄(经办人)
联络实施人:刘义青(德育主管)
实施人员:
董银环(宿管老师),负责宿舍区的蚊虫消杀
杜水木(保洁人员),负责校园环境蚊虫消杀
参与:班主任,全体教职员工

1、全面清理孳生环境:定期组织对全校范围内的各类积水容器进行清理,重点包括花盆托盘、废弃瓶罐、闲置器皿、露天堆放杂物等,彻底清除蚊虫孳生条件。
2、落实“六字诀”操作规程
清:清除小型垃圾容器,如塑料袋、废瓶罐、易拉罐等;
翻:翻盆倒罐,排除各类容器积水;
封:密封水缸、下水道井盖,或加装防蚊装置;
填:填平洼地、废弃水塘、沟壑、竹洞树洞等积水隐患点;
疏:定期疏通排水沟渠,清除岸边淤泥和杂草;
药: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撒灭蚊幼缓释剂,抑制蚊幼虫孳生。
3、优先顺序原则:以清理和翻盆倒罐为首要措施,药物投撒作为补充手段,特殊情况可辅以喷洒处理。
1、室内区域:
(1)走廊/楼道:每周一次超低容量喷雾,每两周对2米以下墙面进行滞留喷洒;
(2)教室/宿舍/办公室:每周一次超低容量喷雾,每两周对外墙及隐蔽角落进行滞留喷洒;
(3)健身房等密闭空间:密闭空间内实施超低容量喷雾,消杀后保持密闭1小时以上。
2、室外区域:
(1)围墙周边/建筑物间隙:每周一次超低容量喷雾,每两周一次滞留喷洒;
(2)操场:对绿化植被及树木2米以下部位每两周开展滞留喷洒(无绿化直晒区域无需喷雾);
(3)垃圾房/杂物堆:每周一次超低容量喷雾,每两周对墙面及堆体周边进行滞留喷洒;
(4)下水道/沟渠:每周一次全域超低容量喷雾,每两周对周边区域实施滞留喷洒。
(三)个人防护引导
1、通过校园通知、健康教育课等途径,倡导师生穿着浅色长袖衣裤,减少皮肤暴露;
2、鼓励使用经认证的有效驱蚊剂,并在宿舍、教室等场所提供驱蚊用品建议;
3、在蚊虫高密度区域(如绿化带、水池边)设置警示标识,提醒加强防护。
1、建立分区域责任制,定期组织地毯式排查,重点关注卫生间、天台、地下室、绿化带等隐患区域;
2、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,并记录归档,形成闭环管理。

2025年8月份“两热”消杀记录表:




2025年8月22日,学校紧急召开“两热防控强化工作会议”,由第一责任人伍均雄同志主持,联络实施人刘义青同志讲解,召集行政、德育、班主任、宿管、保洁、保安、食堂员工等参与。会议一再强调:
1、各部门要高度重视“两热”防控工作,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。
2、实施人员要认真做好日常消杀工作,并如实填写消杀记录。
3、全体师生要积极配合,做好个人防护,共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。
广州华青教育
2025年8月22日
